人越老,并非是越幸福,而是所遇到的苦難和不幸會越來越多。當然,生活越來越魔幻,世道越來越難測,這就影響到我們的生活質量了。就像中年人,你覺得人到中年,壓力重不重呢,問題多不多呢?就像老年人,你覺得人到晚年,到底幸不幸福呢,生活是否順心如意呢?其實,每個人活著,就跟在高空中走鋼絲一般,只要一個不小心,那我們就會從鋼絲上摔下去,下場就真的是悲劇了。談到中年人和老年人,其實我們不得不談到這么一個年齡段——55歲到60歲這五年。一般來說,在這五年的時間里面,有太多的中老年人,都活在焦慮和痛苦當中。就算他們表面上再積極,也都是騙騙別人,順便騙騙自己罷了。有道是“如魚飲水,冷暖自知。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幸,每個人都有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。這,就是所謂的人生。對于55歲到60歲這五年,感悟最深的,莫過于60后。而最恐懼的,莫過于70后。當然,這兩代人,都很“慘”。我們都知道,45歲到55歲這十年,是人生的危險期。很多人都覺得,只要過了這十年,人生就安穩了。其實,像這樣的觀點,只能安慰自己。試想,有些東西變壞了,又怎么可能會好起來呢?就像身體,年歲大了,健康不行了,那它又怎么可能會越來越好呢?能保持現狀就不錯了。從55歲那年開始,真正的晚年考驗,才剛剛開始。因為這段時間,正是中晚年的交匯期。人,越是處于交匯期當中,越會感覺到力不從心。你會發現,家庭的矛盾越來越多,你的孩子對你的態度越來越差,而你所要肩負的責任也越來越重,所花費的錢財也越來越多。人們總是認為年紀越大,越有福氣。但我們都忘了一點,這是一個喜歡淘汰的世界,人的年齡越是增長,越是沒有價值,就越是容易被拋棄。未富先老的問題,孤獨終老的問題,養兒啃老的問題,養不起老的問題,身體不太行的問題,都會圍繞在我們的身邊。如果你是有錢人,那自然安穩無憂。但并非每個人,都是有錢人。這,才是真正的現實。如今出現了這么一種趨勢,90后和00后的痛苦,都由60后和70后來承擔。90后買不起房子和車子,無法結婚,那只能啃老,受苦的就是60后。00后也已經畢業了,但畢業等于失業,壓力就只能由70后來承擔。60后的感受應該會特別深刻,有幾套房子的人會慶幸,幸好房子買得早,不然如今就買不起了,兒女連結婚都沒有資格了。70后暫時還沒有如此強烈的感受。可是,過幾年,他們也會感覺到,00后要結婚生子了,但他們沒有錢,也沒有房子,壓力也會由70后來承擔。但是,60后和70后幫助了孩子,孩子就一定會孝順父母嗎?我想,這是很難說的。口頭上說得再好,那都是虛的。就像有些兒女,總愛唱高調,那聽聽就算了,別當真,因為一切都無法成為現實。有很多事兒,要看實際行動。只不過,從當下的情況來看,60后和70后,活成了“養兒啃老”的一代,那應該是鐵板釘釘的現實了。原以為培養孩子讀到大學,孩子就能養活父母。誰知道,他們混得比父母還差。這,就是他們的不幸以及必然的經歷。人老了,上了年紀了,精力也不太行了,那我們還是要給自己多存一些錢比較好。至少,我們的錢,就是我們晚年活得幸福的基礎。所有的精神滿足,所有的生活享受,都離不開物質基礎。沒有錢,也許做人都不夠自信,生活都不夠有底氣。現階段,有太多的60后和70后,總是喜歡管兒女的閑事,認為自己對孩子好,孩子就一定會對父母好。像這樣的想法,只能說是“一廂情愿”而已。人,不要有太多的期待,不要管太多,不然會被別人辜負的。所謂“不如意事常八九,可與人言無二三。”生活的本質,就是一場劫難,我們都是當中的渡劫者。有些時候,保持身體的愉悅,才是正道。尤其是中晚年之人,身體好,心態積極,再加上有一筆過得去的錢財,那你的后半生,又能“慘”到哪里去呢?
|